Search

鹿港開講 中研院首度將獨創疫苗技術帶出實驗室解說 - UDN 聯合新聞網

中研院今年首場「中研講堂」今於彰化鹿港文創會館舉行,結合在地特色,以在地美食及祈福聖物說明疫苗原理與民間信仰,更是首度將獨創疫苗技術帶出實驗室,向大眾講說,現場兩百多人座無虛席。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研究人員透過中研講堂以科普方式談研究,希望讓大家都能享受知識。

鑽研奈米疫苗的中研院生醫所長聘副研究員胡哲銘表示,這是首次將獨創疫苗技術帶出實驗室,他以「彰化肉圓」比喻奈米疫苗就如同在薄薄的肉圓皮內放入各式餡料,他的疫苗研究就是模仿病毒表面,製造外層薄殼,並在其中放入蛋白質。

胡哲銘強調,奈米疫苗技術借重人體自身的細胞反應,因此,即使病毒發生突變,疫苗仍有效,而針對基因變異可能導致的癌症,也可預測並製備癌症變異抗原,濃縮放進奈米疫苗中,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學習辨識並清除癌細胞,進而達到治療效果。

現場有聽眾關心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完成的時程,胡哲銘解釋,一套疫苗的上市,通常需要上萬人及數階段的臨床試驗,也有民眾從臉書直播提問施打冠狀病毒疫苗是否導致抗體增強的反應?胡哲銘則回答,這就是臨床試驗關注的面向,也是試驗重要性之所在。

中研院近代史特聘研究員康豹指出,無論在東西方,瘟疫都被視為一種懲罰。西方文化中有獵巫的情形,東方則有一系列「受難儀式」,在「扮犯人」、「祭改」等儀式中,藉由懺悔反省自己或親人的行為,希望藉此改過以避免災難。

康豹以鹿港、彰邑城隍爺的暗訪為例,更拿出他今天特地早起到城隍爺廟領取的平安水,解釋「瘟神」在民間信仰中的懲罰意義。他強調,台灣的宗教活動其實和瘟疫的歷史密切相關,目的都是希望化解信徒的不安,恢復社會的平靜,因此,宗教活動其實也是社會活動,表面上行鬼神之事,實際上處理社會問題。

中研院指出,今天是中研院第5度舉辦跨縣市科普演講,中研講堂今年還有機會到其他縣市。

Let's block ads! (Why?)



"技術" - Google 新聞
August 15, 2020 at 08:24PM
https://ift.tt/2E0U5IJ

鹿港開講 中研院首度將獨創疫苗技術帶出實驗室解說 - UDN 聯合新聞網
"技術"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vdsyzX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Related Posts :

0 Response to "鹿港開講 中研院首度將獨創疫苗技術帶出實驗室解說 - UDN 聯合新聞網"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