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文字為什麼這麼複雜?原來背後跟階級意識有關--上報 - 上報

古文明發展出文字系統後,大多很快就採取「表音」的原則,形成表音文字。至遲到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就有了語言突破,懂得如何使用聲音來代表意義。語言是先出現的溝通工具,然後人類才開始試驗文字記號的系統。語言是聲音的,依賴的是聽覺,文字依賴的則是視覺。這兩種不同的溝通系統,在一段時期內重疊發展,自然會交雜在一起,讓文字符號能夠代表語言,代表聲音。

最有名的埃及象形文字看起來像圖畫一樣,甚至比中文更接近圖畫。但埃及的象形文字卻不是以圖畫、圖像來直接表達意義的。法國語言學家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1790-1832)解讀出埃及象形文字,關鍵就在於透過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上面刻了一篇文告,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草書(通俗文字)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刻寫同樣的內容,可以彼此對照——再加上他對近東多種語言的深入認識和了解,耐心地查考比對,終於做出一張對照表。

古埃及象形文字對照圖(遠流出版提供)

對照表顯現的,就是每個象形符號都代表一個聲音。這些漂亮、精巧的圖畫仍然不是字母,但確實是表音的符號。

那麼,美洲的馬雅文化有沒有文字系統呢?到現在還是個謎。馬雅文化中有很多圖像和圖形,張光直先生曾和一位研究馬雅文化的考古學者共同寫過一篇論文,比較馬雅的圖紋和中國商朝青銅器紋飾之間的異同。 更多可參考張光直,〈中國古代文明的環太平洋的底層〉,收錄在《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臺北:聯經,一九九五年)。或許那是類似紋飾的東西,但也沒有人能否認那一定不是某種原始的圖像文字。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看中國古文字,那可真是神奇!照理講,在歷史學的規範中,應該盡量避免問負面的問題,我們努力解釋發生的事,卻不能問:這為什麼沒發生?那為什麼沒出現?負面問題很難檢驗,也就很容易淪為天馬行空的隨意亂談。然而在文字發展上,中國文字幾乎是唯一的例外,不像別的文字有非常清楚的脈絡與發展通則,所以我們不得不破例問一下:為什麼中國文字沒有走向單純表音之路?

一般在沒有其他強大力量介入干擾的情況下,人類文明在語言和文字關係上很容易用後起的文字符號來表達先已存在的語言。那麼我們必須如此假設:在中國,應該有一個強大的力量衝擊,阻擋了和其他文明走同一條路。

中國文字為何如此獨特?這要從起源上去探究。說起來很難想像,我們今天能掌握的中國文字資料,比起一百年前的人多了百倍千倍。這些資料絕對不是這一百年來發明的,而是很早就出現過,但後來消失沉埋了。

目前能有把握解讀的古文字系統,只有一個文明,只有一個社會,其文字系統沒有走表音的路線,那就是中國古文字。其他不完全表音的文字系統,幾乎都和中國的文字系統有關係,像是日文,以及現代文字改革之前的韓文,其非表音的記號都來自中國的漢字。除此之外,其他文字系統基本上都是表音的。

我們可以想像埃及文字的轉變。剛開始,文字從圖畫中脫胎出來,大家看得懂圖形模寫的東西,知道圖案的意思。可是,用具象方式來表達一定會碰到兩個麻煩:第一,世界上要表達的東西那麼多,如果用刻畫的,那得畫多少不同的符號?第二,有很多東西沒有具體的形象,又該怎麼畫?

面對這兩大困難,埃及人發現,比較有效的方式是讓「人」的圖像同時代表語言中「人」的發音,讓「鳥」的圖像同時代表語言中「鳥」的發音,圖像和語言如此配合,其作用範圍就大大擴張了。看到符號,就唸出那個音,如此有限的幾個符號就能代表並記錄所有的語言內容。

理解幾千年來的中國文明,不能不考慮中國文字的作用。中國的文字系統在教育和訓練上,遠比大部分的文字系統來得艱難,必須投注長久時間與反覆練習才能掌握。如此一來,就使得這套文字系統很早就具備了比其他文明的文字更明確也更強烈的階級劃分意義。也就是說,識字或不識字的差距在中國更大。

因此,你必須是社會有錢有閒的既得利益階級,才有機會去學習這麼複雜的一套文字系統;既然只有少數人能擁有,少數人必然要擴張自己身上的這種文字特權。所以長期以來,中國社會對文字的尊敬遠比其他文明來得深刻,也在文字上附加了最多、最豐富的意義。

例如臺灣客家莊還保留了幾座「敬字亭」,那就是源自尊敬、崇拜文字的態度,因而規定寫有文字的東西不能隨便丟掉,要拿到敬字亭去燒。寫有文字的東西有一種無法言明的神力,不能隨便將之丟棄。敬字亭的基本信念當然也關乎對書的崇敬,乃至對讀書人的崇敬。

正因如此,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對文字傳統如此尊敬的一個社會,其古老文字起源最重要的寶藏,竟然被遺忘、埋藏了幾千年,以至於到它重見天日時,幾乎沒有人認識那是什麼。這被遺忘、被埋藏了的,就是甲骨文。

*本文摘自《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台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餘冊。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Let's block ads! (Why?)



"複雜的" - Google 新聞
May 26, 2020 at 01:00PM
https://ift.tt/36zkNST

中國文字為什麼這麼複雜?原來背後跟階級意識有關--上報 - 上報
"複雜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d3dcyJ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中國文字為什麼這麼複雜?原來背後跟階級意識有關--上報 - 上報"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