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萬變新經濟】由近日群星線上演唱會,淺談1980 年代以來的快速影視消費風潮| 林志都/南方之南| 換日線Crossing - 換日線 Crossing

美國時間 2020 年 4 月 18 日在網路上直播的全球在家演唱會 “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 ,由國際組織 Global Citizen 舉辦,以替世界衛生組織 WHO 募款,並替全球醫護人員加油打氣。有世界各國的歌星與影星,在家中或是沒有觀眾的安全場所透過線上直播參加,直播之間插入許多感謝醫護人員與各國面對疫情現況的影片片段。有些參加的影歌星們,包括 Lady Gaga 在內,都讚美 WHO;以我們的觀點,不免感覺頗有在替一開始掩蓋疫情嚴重度,終於導致全球疫情蔓延大爆發的 WHO 洗白,尤其是在衛福部公布台灣早在 1 月初就已經警告 WHO,但是這些官員卻裝死毫無回應,終於導致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

但是這個活動也不免讓人想起這種「為公益目的所舉辦的全球演唱會」的濫觴,也就是 1985 年美國時間 7 月 13 日,同時在英國溫布敦球場與美國費城的甘迺迪球場舉行的 Live Aid 演唱會。當年英國與美國歌星為了替受到飢荒影響的衣索比亞難民募款,先後分別合唱了〈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與〈We Are the World〉兩首歌曲募款。之後兩位音樂人與政治公益運動健將,來自愛爾蘭的 Bob Geldof 與蘇格蘭的 Midge Ure,想到要籌辦一場大型的跨國即時演唱會開放電話募款,同時喚起大家對這個議題的關心。當年台灣也有轉播,筆者還依稀記得當時看到熟悉的歌壇巨星們在舞台上表演時,幼小心靈所感受到「四海一家」的強烈感動。當天在蘇聯、加拿大、日本等國也有類似的現場大型演唱會。

那時在英美歌星們都出來唱歌募款後,西班牙與拉丁美洲的歌星們也群聚,自稱為「第三世界的友人」(Amigos del Tercer Mundo),並合唱了一首歌〈我將歡唱,你也將歡唱〉(Cantaré, cantarás)。而台灣的音樂人也聚集寫了首〈明天會更好〉。就在今年 3 月初,台灣的 22 位 YouTubers 也翻唱了〈明天會更好〉,至筆者為文的 4 月中為止有 458 萬次點擊率。但其實筆者是在 4 月初才知道有這件事的。

今昔相比:2020 VS. 1985

其實某方面來說,2020 的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演唱會,以及網紅演唱版的〈明天會更好〉,與 1985 年的 Live Aid 及原版〈明天會更好〉相對比,恰好可以看出這 35 年以來的各種科技與社會的演變:

在科技層面來說,當年的衛星傳輸科技,使得跨國現場演唱透過電視轉播成為可能。現在網路科技也使得全球影歌星可以在家中直播演出,讓整個活動看來與其說像是演唱會,更像是一群網紅的直播;而且就像一般直播一樣,螢幕旁邊還可以看見許多網友們不間斷的評語。

由此也可以看出,現代的影視產業,與台灣所謂的「綜藝界」,早與當年不同:相較於在 1985 年登上舞台的每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世界級明星或是台灣的歌壇天王天后,星光閃閃;2020 年分別在世界與台灣舉行的這兩場活動中,都有一些可能讓你我覺得「您哪位」的人。以筆者而言,除了唱〈明天會更好〉的諸位網紅幾乎都不認識以外,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演唱會裡也有更多不認識的臉孔。之所以有這麼多「不認識」的人,正代表了這幾十年以來,不只是音樂綜藝界,也包括了更大的全球消費市場,持續的分眾化與在地化趨勢。

1985 年的 Live Aid 演唱會。圖/網路共享資源

全球流行消費趨勢:「共同偶像經驗」與天王天后的消失

從 1990 年年代以來,有越來越多的評論提到歌壇天王天后天團漸漸消失,不再有新一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歌星:舉個例子,要看看當年天團的威力,各位可以在 YouTube 上搜尋披頭四(Beatles)在 1960 年代爆紅,第一次造訪美國歐洲時的新聞影片。

萬人空巷就不用說了;當時還是四位初出社會,奶油小生般的大男孩光只是走出機艙輕輕揮手,機場的數千位歌迷立刻陷入歇斯底里尖叫比賽;在美國 3,000 位歌迷的尖叫聲甚至超過飛機降落的聲音,達到 110 分貝。現場表演時更加驚人恐怖。各位看這支影片時聽到的聒噪、颳風般的沙沙背景音,就是粉絲們的尖叫聲。這四位大男孩出席的場合往往都會有人尖叫興奮到缺氧昏倒在地。這也導致後來往往披頭四出席活動時,都會有好幾輛救護車當場待命;比較起來滾石(Rolling Stones)還得在台上拼命狂吼,歌迷才會 HIGH;而現代的「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嵐」或是「BTS」的歌迷根本溫馴可愛小綿羊棉花糖。

筆者這個世代躬逢其盛,還曾經歷過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瑪丹娜(Madonna)、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惠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四大流行音樂王者的全盛期。至今還有許多人模仿瑪丹娜、麥可傑克森的打扮或「月球漫步」(Moonwalk)舞步,或是瑪麗亞凱莉的招牌海豚音。而這也是那個還有著共通偶像經驗時代的特點:這些天王天后們有著特殊的特色,而且全球每一個人都知道,就像七龍珠裡孫悟空的「龜派氣功」一樣。如果今天各位想模仿 Taylor Swift、周子瑜或是任何一位韓星、網紅或甚麼嘴巴咬著竹筒的卡通角色,可能認得出來的人僅限同溫層。筆者這一代,可能是最後有著所謂「全球共同明星偶像經驗」的一代。

也許也就是因為這樣,像筆者這樣曾經歷過 1980 至 1990 年代通俗流行音樂大爆發時代的人,就會驚喜地發現,近 20 年來的好萊塢影片,有 80% 以上都使用這些音樂作為主題曲或重要的串場曲,最好的例子就是筆者覺得很偷懶的漫威系列電影。這其實也展現出當年金曲的普及度,以及電影公司有多希望藉此喚起消費者的記憶花錢買票。

為什麼說漫威偷懶?你覺得一部主打超級英雄角色魅力的電影,卻沒有主角專屬的主題曲,對嗎?你看人家 DC 光蝙蝠俠系列從提姆波頓(Tim Burton)到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就有多少主題曲,從 U2 名曲到氣勢磅礡的交響組曲都有?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不但自帶主題曲,新一集《神力女超人1984》還有新的電音版客製配樂,同樣也改編自流行音樂黃金時代 1983 年的名曲,New Order 的〈Blue Monday〉。看看配樂家 Sebastian Böhm,連音樂搭配電影劇情的時間點與當時的流行都顧慮到了。

瑪丹娜(Madonna)。圖/網路共享資源

就連 1995 年由電玩《魔宮帝國》(Mortal Kombat)改編的同名 B 級動作片,都有條為台灣綜藝節目所愛用的電音主題曲(基本上筆者認為這部電影主題曲比電影好)(欸)。反觀漫威電影大部分的超級英雄都沒有客製、一聽就能想起這些超級英雄的主題曲,這不叫偷懶叫甚麼?花同樣的錢去看一部沒有主題曲的電影,你不會覺得電影公司很沒誠意,對你這位消費者很不尊重嗎?是因為漫威很窮,一部片賣個幾億美金還是不夠錢找大師配樂嗎?還是擺明了就是看不起消費者,只是想搭過往流行名曲的便車?

話說回來,也一定有人會哭喊:現在還是有天團啊,你看防彈少年團(BTS)!但是一方面你會發現當下有很多人不認識 BTS,而且也不認為自己沒趕上流行;另一方面其實 BTS 走紅也符合全球流行潮流的趨勢之一:不是韓流,而是分眾化與喜新厭舊速度拜電視網路通訊科技發達之賜百倍加速,因此就必須不斷尋找流行新產品,以餵養全球越來越大的流行商品市場,而非英美系的流行產品就剛好可以補足這樣的渴望。於是自 1990 至 2010 年代,全球就曾經風靡過西班牙的瑪卡蓮娜(Macarena)舞、葛利果(Gregorian)僧侶聖歌、愛爾蘭踢踏舞與各位讀者應該還有記憶的 Gungnam Style 騎馬舞與 PPAP〈I have a Pen〉。甚麼?你說你都沒印象,那些都是些甚麼東西?!

「你只有 15 秒。You’ve got 15 seconds.」

在此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一曲成名、甚至一句話爆紅的「15 分鐘明星」:1994 年《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第 5 季第 12 集〈Bart Gets Famous〉就曾嘲諷過這樣的現象:主角霸子 Bart 只因為在電視節目上偶然說了一句 “I didn’t do it.”(「人毋是我刣的」,筆者台語翻譯),一夕之間全國爆紅;上電視節目、出專輯、接受專訪,不斷地重複這句話。但是沒幾天卻又因觀眾感到煩了,而瞬間失去笑聲、聚光燈與舞台。

這樣的快速流行隨著社群網路的普及與各種迷因(meme)的出現,而更加速在全球流動;這兩週開始流行起來的迦納抬棺舞者影片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相信我,下個月你就忘了這件事曾經發生過了。甚麼?你根本就不知道?!

從 1980 年代以來,所謂的影視界或綜藝圈有越來越多的「人物商品」出現:寫真女星、素人歌星、AV 女優、好笑路人、Coser、各式各樣的網紅、直播主、站起來或站不起來的笑匠(Stand-Up Comedian),不管是本土的、外國的⋯⋯,而且真人還不夠,現在連虛擬的初音都出來搶市場!可見你我的注意力與時間多值錢!

也就是因此,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小眾市場與偶像,也許也更容易因此而互相爭執,偶像爆紅與墜落凡間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近年來許多政治人物、影歌星與網紅的崛起與沒落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人性不變,我們仍希望與他人分享同樣的感動,因此在包括敝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中,超級英雄電影、政治與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就替代了影歌星,成了某種大家可以共享的經驗,呈現與分眾小眾化消費市場相反的趨勢。

筆者認為在未來,這樣的「喜好小眾,擁抱群眾」的趨勢還會持續甚至激化:在日本已經有許多「地下偶像團體」,粉絲群可能頂多數百人而已。全世界更多的網不紅直播主或 Coser 甚至可能只有幾個追蹤者關注,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會有天一夕爆紅:當年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說「未來每個人都有 15 分鐘爆紅的機會。」但在這個數位全球化的時代,也許消費者只能給你 15 秒的注意力。你還在等甚麼?計時⋯⋯開始!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何承祐

Photo Credit:

Let's block ads! (Why?)



"現代的" - Google 新聞
April 24, 2020 at 08:04PM
https://ift.tt/2xZ71MD

【萬變新經濟】由近日群星線上演唱會,淺談1980 年代以來的快速影視消費風潮| 林志都/南方之南| 換日線Crossing - 換日線 Crossing
"現代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JbpS94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萬變新經濟】由近日群星線上演唱會,淺談1980 年代以來的快速影視消費風潮| 林志都/南方之南| 換日線Crossing - 換日線 Crossing"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