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傳統菜市改造 命運大不同 - MISC

俗稱「菜市仔」的傳統公有零售市場,面對大賣場、網購等消費型態改變而逐漸沒落,各縣市政府試圖透過改造、活化來保留在地記憶,但多年來,有些成功、有些失敗,最慘還淪為「蚊子市場」。

經濟部十年前根據立法院決議,提出「改進傳統市場經營管理樂活菜市仔競爭提升計畫」,十年過去了,許多菜市仔仍苦撐待變,尤其是鄉村型菜市場,常因改建而「散市」,又因既有消費習慣而在舊市場周邊「結市」,改造還沒完成就衍生不合法菜市仔問題。

許多菜市場建物老舊、環境髒亂、交通凌亂,改造迫在眉睫,但因人口外流、用地複雜、欠缺財源,改造面臨攤商抗拒。嘉義縣獲經濟部補助推動「菜市場風華再造」,選了義竹、朴子等三處菜市場,因補助未持續,縣府及公所缺財源,營運每況愈下,部分改造後的菜市場甚至沒落到剩三攤。

成功關鍵:攤商共識與支持

「菜市仔就像老樹,樹葉逐漸凋落;要讓它風華再現,絕不可整棵移植,應細心修剪老弱枝幹,適當施肥,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了。」嘉義大學企管系教授侯嘉政認為應在不影響現有生意下,從簡單下手項目著手,讓攤商看到初步成果,再逐漸碰觸較棘手的改造項目。

侯嘉政曾應經濟部商業司之邀,擔任傳統市場改造計畫審查委員,實地訪視與輔導全台數十個菜市仔轉型改造案例,深刻了解攤商苦心經營、競爭壓力與想要改變期望,他認為改造成功的重要關鍵是取得攤商共識與支持。

學者:忌預算壓力倉促推動

他說,改造主體是攤商,大多數攤商年齡偏大,學習新經營模式困難,政府推動改造轉型,應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凝聚攤商共識,建立由下而上討論平台,在未取得大多數攤商支持前,一動不如一靜,以時間換取空間,切忌在預算執行壓力下倉促推動。

他認為,若地方政府有心解決多年沉痾,要更積極、主動,由政府扮演火車頭,結合各方力量推動,「傳統菜市場風華再現並非不可能任務。」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統計,全國公營市場四四二處,其中台南市五十九處最多,台北市四十八處次之,台中、高雄、新北、桃園分別有四十二、四十一、卅四、十五處,初估年營業額六、七百億元,起碼六十萬人靠市場維生,這還不包括上游供應商及中間商,改善傳統市場刻不容緩。

結合創新、青年 翻轉舊印象

經濟部中辦主任郭坤明說,正試圖將創新、青年和市場結合,翻轉髒亂印象。他舉例,傳統市場二樓乏人問津,就轉作長照據點、社區活動中心;鹿港第一市場等許多歷史建物不能改建,就和健身中心合作發展為運動空間。閒置攤位以一元低價租給年輕人擺攤,鼓勵「攤二代、三代」為老攤改造新形象,台中忠信市場、新竹東門市場都有成功範例。

另外,傳統市場都在各鄉鎮區生活圈中心,改建時就導入「中繼市場」概念;板橋黃石中繼市場距離原市場約三百多公尺,寬敞、明亮、通風,消費者自然進來。經濟部也授權縣市政府評核優良市集和名攤,三星以下由縣市政府評定,鼓勵攤商改善經營環境,試著導入「美學」,強化採光、通風,將「明亮」作為指標,讓市場「煥然一新」。

Let's block ads! (Why?)



"傳統的" - Google 新聞
July 13, 2020 at 01:01AM
https://ift.tt/2Zl7vr3

傳統菜市改造 命運大不同 - MISC
"傳統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QBbGdG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傳統菜市改造 命運大不同 - MISC"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